作者:李铭(李水)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阴阳学说,是天道的核心。阴阳,从根本上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结构,并由此带来正解和反解,产生落差。恰恰是这些“落差”,给世界带来了五彩缤纷。
阴阳的正解就是造势,造出天地,是最大的世界之势——天地之势。“一阴一阳谓之道。”因为有一阴一阳的差别,就造成了最根本处的“落差”。万物因“落差”产生的动态趋向而运行,整个世界是踩着两个火轮(阴阳)在行走。宋朝大儒程颢写过《秋日偶感》,其诗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间。”为什么“宁静而致远?”“道,通天地有外形,思人风云变态中。”——有形之外就是阴阳结构,而结构运作在风云变态中。但在这变化中,天时以最原本、最微妙的阴阳之变,构建了“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此是老子三千多年前有关天道的哲学观,至今震惊中外。尤其在德国等许多外国国家,非常热衷于研究他的哲学。许多专家共认:阴阳的奇妙在于,以本性造势和生变;吸引对方,又闪避转化对方(“高下相倾”《老子》第二章)——这些“落差”给人类生成爱情、生命和意义的游戏永不会完结,因它是阴阳;而不是某一对男女的爱恋与生命,甚至帝王将相也不除外,会消亡。因此,从正面看,凡是对天道认识的好,在婚姻、家庭、工作及财富的处理,必是“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他(她)事业红火,家庭圆满。——因为他时刻警醒:自然与人,在变幻中的“落差”,是差别,也是机遇;抓紧运用好,会造势,生变;本人可以不停地以阴转阳,以阳再生阴,红太阳老从他门前过,日子会越过越好!
老子阴阳学说的反解,就是反着用——将对方的阳消解,变成阴阴。历史中想打败某军队,想战胜某个势力和个人,都是反他的阴阳结构,让对方失去阴阳原本发生的结构,让他偏一边,或偏阴,或偏阳,他阴阳不交,就生不出新的可能和力量。最典型的是春秋时期的勾践,国尚不强,他要打吴国;范蠡说不行,(此时吴国君臣和,兵精粮足,即阴阳和)勾践不听,起兵打吴国,不仅没打下来,他反而被俘,做马伕,卧薪尝胆10年后,才灭了吴国,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灭吴成功后,范蠡就坚持“知时”,只与勾践患难,不共享富贵,退出多年的宰相之位,到陶地经商,又成了巨商富翁(此就是重新踏阴阳“火轮”,个人生活不失阴阳)足见范蠡对天道的“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把握的炉火纯青!而与他同朝为官的文种,范蠡劝他早离开勾践,文种不听,给勾践献出了七条大策略,勾践用了三条就将吴国灭了;勾践将剩下的四条捏在手里,开始琢磨,文种的智慧远超自己,不能留,马上将文种杀了!——这个故事说明了文种不“知时”,不认识每段时间变化的时机,他没有把握好,才遭横祸;如何认识和把握呢?这确实是充满哲理的学问。
(未完待续)
(作者:李水。现任中国北京国艺书画院副院长;其写作公众号为《芙蓉之爱》2024年9月22日于北京国图)
上一篇:色岂畏霜雕?
下一篇:也说"至善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