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铭(李水)
释迦牟尼是二千五百年前尼泊尔国王的儿子。他本可以接父亲的王位,做国王,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但他同样想对客观世界与人的生命及终极意义,进行探讨研究;他追求真理的方式与柏拉图不一样:他一方面将印度教与古希腊及西方的宗教遍历熟知,又非常关注印度教自身的直接性和知行合一;释迦牟尼佛祖觉得,他如果得不到终极真理,这生老病死的人生就毫无意义;他觉得他在家享受着无限的温柔无法达至真理,就毅然决然放弃一切荣华富贵,出家艰苦修行;以自己的博大胸怀,为天下民众寻自由轻松之心。在漫长的时光中,他反复苦其心志,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反复磨炼自己,提升境界;从他的传记中,能体会到,他那苦集灭道、缘起性空的教诲和哲理,可感受到美;从唐宋的大诗人、大词人,如王维、苏东坡的作品中,可见到这种空灵的美感;佛祖以他为人类的崇高目标,创造了佛学的思想、智慧;构建了普慧大众的佛家学说、佛家修行等一系列的理论著作及修行方式,遍布全世界!他的许多先见之明也是很让人吃惊的,如:一点水,八万四千虫。二千五百年后,科学验证的正确;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二千五百年后的哈勃太空望远镜验证了;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差不多是二千五百年后的电子显微镜验证的;人世间最聪明的人,一接触佛法,几乎没有不迷进去,心悦诚服赞佛祖的伟大;佛祖用他的佛学理性之光,帮人扫除了许多贪念、妄想:指明了一条了生脱死的验证无上正等正觉的道路,其影响力,令千古赞叹!
东方圣人孔子,宋朝有人写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思想如天上的日月那般恒久灿烂,谁想诽谤,如同蚍蜉撼树!孔子虽出身贫寒,但凭自己的聪明好学,凭自己对历史的研究,形成了自己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他的刻苦学习令人吃惊:他要给《易经》注解,不计其数的翻看,用牛皮筋串的竹简,因他翻看的遍数太多,牛皮筋不知断了多少遍,后来出现的成语“韦编三绝”,就记载的此事,并广为流传;他的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为中国三千年历史的发展建立了秩序,规范了行为准则,为历代安国定邦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保证了社会持续不断的稳定发展;他一生坚持“天下为公”,四处游访,向诸多国家传播正能量。在长达20多年的传播中,他受到了很多挫败和折磨!但不管多么大的挫败,不管多么贫困,有时甚至几天吃不上一口饭,他也不改变自己治理国家的理念,表现了极高的圣人气节和风范!他的学生子贡跟孔子学的很好,孔子去世后,子贡不仅与其他学生集录孔子的语录,汇成集子;并为孔子守陵三年;有人说子贡可以与老师比了;子贡说:如果用宫墙来比较,我的墙矮,你们能直接看到我的好处在那院落的华丽;夫子的墙很高,你不入门而入,就根本看不到他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其中蕴含之丰美,是你想象不到的。他说“仲尼日月也……”孔子的思想特点和魅力,是中华文明至关重要的光明来源!
这些历史上圣人的人格及伟大的为民服务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中,起到了统领和推动作用。如果没有他们在每个历史时期,为民众领航,民众就要走许多弯路,甚至在黑暗中摸索若干年!是他们思想的光辉,横贯东西方,将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推向了一个个高峰,后人们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探索、丰富和提高,因而构成了东西方灿烂永久的大文化,普照大众,铸造灵魂,推动人类的发展不断走向新的高峰!
(作者:李水。现任中国北京国艺书画院副院长;其写作公众号为《芙蓉之爱》;2024年9月29日于国图)
上一篇:经典的永恒
下一篇:一一为纪念母親105岁诞辰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