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李水)(原创)
我平时看电视或在图书馆里浏览各类书籍时,最喜欢翻阅无数的神话故事,常为神话开辟历史、创造历史而沉醉其中,寻找渊源及它们对民族发展的巨大作用。这对我们坚持文化自信,从中享受神话的真善美,最为重要。
中国神话故事在民族发展中,构建了文化源头。我们尚在童年和少年时,就听大人讲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这些故事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最早的“世界起源”与“民族由来”的解释,成为早期文化认识的根,让后人对自身族群有了根本性认同。正如鲁迅先生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任何史学家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意都在向世界及后人述说我们民族的伟大,驳斥西方国家中的逆流对我们伟大民族的否定和污蔑。
中国神话一直在传承民族伟大的精神。我们的所有神话都在述说民族的坚韧、担当和抗争精神。例如,最早的河姆渡文化中发现了桑蚕吐丝,它让蚕丝变成了最美的丝绸,演变成后来流传全球的“丝绸之路”。三皇五帝中的大舜,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他一生主张和平,以和平方式解决民众矛盾:当南方的“三苗”族欲联合起来与北方民众开战时,大舜不顾年迈,带着琴巡视南方“三苗”,每到一处,亲自对民众唱《南风歌》,用诚意化解矛盾,抚慰民心,最终平息了南方的战火。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安宁,年迈的大舜累倒,葬于湖南九嶷山。后来,毛泽东主席于一九六一年写下“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正是记录大舜为民鞠躬尽瘁后,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泪洒竹林,使竹子变成斑竹的感人故事!再如,传说黄帝派七位仙女去泰山修行,其中只有碧霞元君修行成功,成为今天的泰山奶奶。她慈悲为怀,济世救人。有一次她经过章丘,正逢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泰山奶奶便安排神灵降雨,她刚过桥,大雨倾盆,百姓欢呼雀跃!又传说在孟良崮战役中,一支八路军小队被困数日,断粮之际,忽见一位仙女从天而降,带来玉米和馍馍,战士们吃饱后趁夜突围。人们还传说,在抗美援朝时,一位老奶奶在路边发馒头,说道:“孩子,拿着,吃饱了才有劲打仗!”她一篮馒头发了半天,长长的队伍都吃到了。战士们相传,那是泰山奶奶疼惜娃娃兵,亲自助战。虽每人只一个馒头,却体现了神佛对战士的疼爱,对战争的愤怒!或许有人不知蒙古民族如何兴盛,进而建立元朝,甚至铁蹄踏进欧洲。这源于蒙古先人从西藏请来深通佛学、极具智慧的年轻八思巴任帝师。八思巴以藏文为基础,结合汉字和维吾尔字,帮助蒙古创立文字,构建文化,并以学识引导蒙古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迅速强大,使元朝版图达到最大,忽必烈的铁蹄曾让欧洲惊恐不已!
我们的神话故事丰富了文化创作的土壤。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责任感,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展现的不屈精神,经过千百年传递,成为中华民族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动力。这些故事也丰富了历代的诗词、壁画,乃至现代的影视、文学和游戏,成为重要的创作素材。例如《封神演义》衍生的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既延续了文化血脉,也让传统神话以更贴近当代的形式传承,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该影片创下1.5亿元的最高收视率,足见神话故事对民众影响之深!哪吒那句“我命在我不在天!”也成为无数小人物面对生活坎坷的最大鼓励。这正是神话故事在文化土壤中不断扎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例。
我们伟大的民族由神话传说而来,扎根于沃土,携五千年源远流长,满载理想中的无限风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向世界展现了永不磨灭的光芒!
(作者:李水,现任中国北京国艺书画院副院长,其写作公众号为《芙蓉之爱》;2025年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