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7 日,内蒙古大学杨磊、李光鹏团队与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重磅成果 —— 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单倍体干细胞制备牛羊,并建立全新反刍动物单倍体育种策略。这项突破将传统 20 年的育种周期缩短至 12 个月左右,成本显著降低,被同期刊评论称为 “单倍体干细胞从探索到应用的里程碑”,为全球反刍动物育种产业升级提供了中国方案。
传统牛羊等反刍动物育种长期受困于过程复杂、耗时长、克隆胚胎成活率低等难题,制约着肉奶供应保障与畜牧业效益提升。此次研究构建的 “孤雄单倍体干细胞 +‘类精子’表观修饰 + 非整合引导编辑” 三位一体技术体系,一举攻克三大核心难关:研发全新 FACE 培养液建立稳定传代的牛羊孤雄单倍体干细胞系,验证干细胞良好发育潜能,通过瞬时表达鱼精蛋白策略将重构胚发育率提升至体外受精胚胎水平。团队还瞄准 MSTN 基因这一 “黄金靶点”,实现 100% 基因敲除,成功培育出健康基因编辑牛羊,13.3% 的出生率充分验证了技术应用可行性。
从产业价值来看,该技术不仅将推动反刍动物育种根本性变革,更将辐射带动肉奶加工、饲料生产、畜牧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依托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历经 5 年持续攻关,其成果既体现了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国家正加大对农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此类突破性技术的落地转化,有望催生更多现代化畜牧业企业,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