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算力大会近日在山西大同落下帷幕,这场以 “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 为主题的盛会,不仅集中展示了我国算力产业的发展成果,更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创业创新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达 1085 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 788EFLOPS,庞大的算力基础设施为创业者搭建了广阔舞台 —— 从算力租赁到定制化解决方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正催生一批专注算力服务的创新企业,让算力这一关键生产力要素真正下沉到产业发展末梢。
大会期间,国家超算互联网再添 7 家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总数突破 30 家,超算能力的普及为高算力需求领域打开创业空间。无论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药物研发模拟,还是地质勘探行业的高精度数据分析,超算互联网的扩张让过去 “高不可攀” 的算力资源变得可及,创业者可围绕特定行业痛点开发垂直应用,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实践。同时,大会揭晓的 10 项 “算力中国・年度重大突破成果”,涵盖超算架构、智算系统等关键领域,如中国移动 “九州” 算力光网、山西秦能算电协同一体化平台等成果,为创业者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明确方向,在网络传输与算力融合、能源与算力协同等细分领域,创新空间亟待挖掘。
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带动配套领域及细分行业迎来创业热潮。随着智能算力规模扩大,数据存储设备研发、新型传输协议开发等配套需求激增,而制造业智能化生产、医疗行业影像分析、金融领域风险评估等行业的个性化算力需求,也为定制化应用开发提供市场。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持续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红利将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帮助创业者精准定位市场,避免盲目发展。
从基础设施到技术突破,从配套产业到行业应用,2025 中国算力大会勾勒出算力赋能创业创新的清晰路径。在数字经济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算力不仅是产业升级的 “引擎”,更是创业者实现价值的 “沃土”。未来,随着算力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技术创新持续突破,一批扎根算力领域的创业企业或将崛起,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