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 “天工” 机器人在全球科技领域崭露头角,先是以 2 小时 40 分 42 秒的成绩率先跑完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后又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斩获 1 金 3 银 1 铜,一系列亮眼表现标志着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该创新中心成立于 2023 年 11 月,2024 年 10 月挂牌为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作为国内首家具身智能软硬件全栈科技公司,其围绕 “天工” 通用机器人平台与 “慧思开物” 通用具身智能平台展开研发,已实现超市分拣、收银结算、工业流水线操作等多场景应用,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从行业发展脉络来看,我国人形机器人领域曾面临技术泛化能力弱、企业 “单打独斗” 等痛点,2023 年注册企业仅 20 余家。如今,行业格局已实现跨越式转变,2025 年上半年融资事件达 87 起、融资金额 109 亿元,京东等实体巨头与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超 20 家企业启动 IPO 进程,头部企业估值突破 10 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创新中心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将 “RoboMIND” 数据集、“天工 1.0” 设计资料及运动控制算法等核心资源对外开源,大幅降低行业创业门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助力行业从技术狂热向商业落地加速转型。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整机系统集成、算法可靠性、量产成本控制及商业化路径探索 “四重挑战”。对此,创新中心正持续迭代 “天工” 平台,计划构建高质量具身智能数据集、研发人形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实现软硬件平台融合与多构型机器人兼容。这一发展方向不仅为行业突破瓶颈提供思路,更催生了技术研发、零部件供应、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等多领域创业机会,预计未来将进一步释放产业潜力,推动我国在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上占据更重要地位。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