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领域,正迎来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的关键阶段。据行业权威规划与报告显示,2025 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预计达 19.1 万亿元,信息通信收入将突破 5.5 万亿元,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下,该学科不仅肩负攻克 “卡脖子” 技术、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使命,更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开拓广阔空间,从 5G 基站建设到传统企业数字化服务,从智慧城市构建到智慧医疗创新,一系列细分领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粤港澳大湾区与高校科研力量的协同发力,为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技术转化与产业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大湾区凭借多元化产业集群优势,在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智能终端、集成电路设计等雄厚产业基础,5G 手机、通信设备等产品产量领跑全国,为创业者搭建起产业链资源富集、技术理念前沿的创业生态。以五邑大学为代表的科研院校,将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在无人机遥感助政、脑机接口赋能医疗、数字技术推动社交创新等领域形成示范案例,既为行业突破核心技术提供科研支撑,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创新范本,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核心技术攻坚与新兴业态培育的双重驱动下,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创业机遇正从技术研发向场景应用、生态构建延伸。光通信与集成电路作为国家核心技术,其系统优化、芯片定制等方向为专注技术突破的创业者提供了深耕空间,新型光通信材料研发、物联网专用芯片设计等细分赛道潜力凸显。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连接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创业者开辟了垂直应用开发、工业 APP 运营、跨技术融合创新等多元路径,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供应链金融、AI 驱动的生产优化系统等创新模式,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新亮点。当前,该领域已形成 “技术突破 — 场景落地 — 生态完善” 的良性循环,为各类创业者提供了实现价值、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广阔舞台。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