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作为连接技术与市场、打通研发与产业化的关键纽带,场景已成为新时代重要的创新资源,此次政策的出台正是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的独特优势,旨在打造新技术新产品的 “试验场”、新兴产业的 “加速器” 和体制改革的 “试金石”,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政策明确了场景培育开放的主要领域、路径举措和支持保障,后续相关部门将分批次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为创新成果落地铺路搭桥。
各部门迅速响应政策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发力场景培育与开放。科技部将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形成 “需求牵引 — 技术突破 — 场景验证 — 产业应用” 的快速迭代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实战 “训练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出台 “人工智能 + 制造” 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各环节延伸,释放技术 “倍增” 效应;国务院国资委则推动中央企业开放 190 个中试验证平台和 800 多个 AI + 应用场景,累计提供超 400 项中试服务,同时欢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参与合作,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多部门的精准施策,将有效破解技术与市场脱节、创新成果转化难等痛点,让场景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沃土。
政策红利的释放,正为创业创新群体带来广阔发展空间。以往困扰创业者的 “技术先进无市场”“产品优质缺场景” 等问题,将随着场景的公平高效配置得到根本改善。从智能制造到智慧民生,从绿色低碳到数字经济,各类开放场景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创业者提供了精准对接需求的机会,中央企业的平台开放更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创业门槛和试错成本。在政策引导下,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正加速向场景集中,“场景 + 要素” 的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形成,不仅为大企业拓展了发展边界,更让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获得了与大型企业平等竞争的机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此次场景培育开放政策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创新发展进入 “场景驱动” 的新阶段。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政策支持的叠加,让场景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前沿技术的突破应用,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能在丰富的场景中找到落地路径。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更多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场景将不断涌现,既为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奠定基础,也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在这一进程中,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将被充分激发,共同书写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