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近日就《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为当地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方案明确 10 类重点发展赛道,提出到 2027 年产业规模力争达 3000 亿元、培育百亿级企业 5 家等目标,还从资金补助(最高 1000 万元)、空间供给优化、基础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其中 “补贴变订单” 模式创新破解企业 “市场、毛利、数据、估值” 瓶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政策动能,也为市场主体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当前,杭州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终端领域,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浙江大华完善 AI 大模型终端产品矩阵,虹软科技凭借视觉 AI 技术推动车载终端通过国际认证并落地车企项目,萤石网络升级大模型并嵌入终端产品,带动智能家居终端出货量大幅增长。这些企业的实践不仅展现了杭州在人工智能终端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上的实力,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技术借鉴与市场参考,助力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此次政策出台还释放出丰富的创业创新机遇,为各类市场主体开辟了广阔空间。从智能视觉终端的细分应用,到智能计算终端的国产芯片搭载,再到智能家居、无人飞行器的技术升级,多个赛道均存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可能性。政策对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新势力” 企业的培育目标,以及对数据、算力等要素的保障,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吸引更多创业者聚焦细分领域,推动杭州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形成 “大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协同” 的发展格局,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