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机器人正加速融入餐饮行业,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多地,从地铁站口的煎饼机器人、科技园区中餐厅的炒菜机器人,到火锅店的送餐机器人、咖啡店的人形服务机器人,各类餐饮机器人已实现从制作到服务的全流程覆盖。这些机器人凭借标准化操作、高效运作及新奇体验,不仅提升了餐饮服务效率与品质,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别样的用餐感受,如北京久秉煎饼机器人 4 分钟出品一份煎饼,日均售出 200 份;重庆火锅店的擎朗 T9 机器人可精准导航、灵活避障,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餐饮机器人的广泛应用,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与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从拥有 100 余项专利的煎饼机器人,到集成自主研发语言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天问”,高精度机械臂、AI 视觉识别、视触觉传感器等技术的运用,确保了机器人在餐饮场景中的稳定高效运行。同时,2023 年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2024 年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首批具身智能标准,一系列政策为餐饮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保驾护航,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空间,无论是机器人研发、细分场景应用,还是配套供应链服务、主题餐厅打造,都蕴含着丰富的创业机遇。
当前,餐饮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明显,机器人的深度参与正重塑行业生态。数据显示,点餐收银、外卖管理等数字化产品在餐饮企业中的应用率已接近九成,而机器人的加入进一步拓展了餐饮服务的边界。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餐饮机器人在情感交互、复杂场景适应等方面将持续突破,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还将推动餐饮行业向更高效、更标准化、更具创新性的方向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