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算力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算力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全国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规模达792.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突破788 EFLOPS,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国家枢纽间网络时延已降至20毫秒以内,400G高速端口数量大幅提升,为数据高效流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算力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超前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动算网融合与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出台配套措施,从算力调度、数据开放与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形成了多层次、协同推进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算力产业链蕴藏丰富的创业机遇。在芯片领域,国产化率仍不足10%,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空间巨大,尤其在GPU、光芯片、射频芯片等关键领域已涌现出一批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的企业。在算力基建方面,AI服务器、液冷技术、高速光模块及智算中心集成等环节需求旺盛,定制化服务、能效优化和系统集成成为创业热点。液冷技术作为散热革命的核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47亿元,其在数据中心、5G基站、电动汽车等场景的应用正不断拓展。
面对这一蓝海,创业者应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注重技术研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突出差异化优势,并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算力不仅代表着技术演进的方向,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期待更多创新力量投身这一领域,共同塑造中国算力产业的新未来。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s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