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周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行业报告显示,2024 年行业营业收入已突破 1.2 万亿元,2025 年预计达 1.3 万亿元,2030 年更有望突破 2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9.5% 以上。其中,工业自动化仪表、科学仪器及测试测量设备需求尤为突出,新能源、环保监测、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对高精度仪器的需求年增速超 15%,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也为全球竞争布局奠定了基础。
政策层面的强力扶持,正加速推动仪器仪表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国家通过《仪器仪表行业 “十四五” 规划建议》等政策明确 2025 年国产仪器采购比例提升至 50%,财政部 2024 年新增超 50 亿元专项资金投向质谱仪、基因测序仪等 “卡脖子” 领域;地方层面,江苏设立 50 亿元产业基金、广东给予采购国产设备企业 15% 税收抵扣,形成 “国家 + 地方” 政策合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国产仪器企业打通了市场准入通道,更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力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在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
新兴技术与前沿领域的突破,为仪器仪表行业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赛道。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仪器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能环境监测仪、远程管控设备等产品不断满足多样化行业需求;量子测量技术更实现重大突破,全球首套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成功落地,量子探矿技术在深部矿产探测中验证有效,为电力、矿产、地质等领域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面对国际竞争与国内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压力,行业发展更需聚焦细分市场,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