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青桔首发新国标共享电单车 以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出行赛道
发布时间 2025-04-18 15:54
希鸥网
阅读 3290次
分享
4月16日,滴滴青桔在杭州举办“创见·下一程”主题开放日,正式推出共享出行行业首款全面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的电动单车。此举不仅标志着滴滴青桔在新国标落地前的超前布局,更以技术革新为行业树立了共享电单车安全与效能的新标杆,彰显其在绿色出行领域的战略卡位。
新国标驱动行业升级 青桔破解共享场景技术痛点
随着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阻燃性能、电池安全等要求的全面提升,共享电单车行业面临新一轮技术洗牌。滴滴青桔此次发布的新车型,直击共享场景高频使用、复杂路况及换电调度等核心痛点:
结构优化与材料创新:整车采用碳素结构钢折弯焊接主框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将质量精准控制在54.89kg(含安全组件),塑件占比仅5.38%,兼顾轻量化与耐用性。
安全技术壁垒:通过自研电池管理系统(BMS)、高等级气密防护及阻燃材料应用,有效解决共享车辆常见的进水短路、电池热失控等隐患,实现“硬件+软件”双维安全防护。
用户体验再升级:针对多人骑行检测、头盔锁等新国标强制要求,青桔将功能模块深度集成,避免外置设备影响骑行体验,展现工业设计能力。
两轮出行战略深化 助力城市治理与商业价值双赢
滴滴集团副总裁、两轮车事业部总经理刘西帝表示,青桔的目标是“让共享电单车既成为用户3-10公里出行的首选,又成为智慧城市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超标电动车乱象、充电安全隐患及交通拥堵等问题,正倒逼城市管理者寻求更规范的共享出行解决方案。青桔通过标准化产品输出,或将为地方政府提供可复用的管理样板,进一步打开政企合作空间。
据滴滴两轮车事业部硬件负责人叶萌透露,新车型研发历时18个月,仅电池防护方案就迭代超30次。滴滴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3年两轮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正转化为技术护城河:其自主开发的智能中控系统已实现车辆状态实时监控,故障率较上一代下降60%。分析人士指出,新国标时代,合规成本上升将加速中小厂商出清,而青桔凭借先发技术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其在共享电单车领域的头部地位。
此次开放日释放的信号表明,滴滴青桔正从单一的运力提供商,转向绿色出行技术方案输出者。随着新车型在全国逐步投放,共享两轮车的竞争或将进入以技术合规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高阶赛道。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青桔的技术突围不仅为滴滴出行生态补足关键拼图,更可能为其分拆融资创造新的估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