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举办的2023 PTS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上,新华网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超越潮流:千亿级潮玩产业彰显人文经济价值——潮玩产业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其中提到潮玩产业的历史渊源及潮玩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
潮玩产业的历史渊源
潮玩作为一个现代产业诞生于世纪之交。20 世纪 90 年代的香港深受欧美、日本的影响,不同的潮流文化在香港交织。1998 年,Michael Lau 开始将各类潮流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漫画创作中,随着其创作的漫画《Gardener》迅速走红,Michael 以漫画中的潮流角色为基础,手工制作了一系列 12 寸的公仔,并参与了香港举办的第一届 TOY SOUL 玩具展。
这些公仔被定义为“潮流玩具”,并迅速席卷香港潮流圈,Michael Lau 也被视为“潮流玩具教父”。同一时期,美国和日本的潮流玩具也开始萌芽发展,涌现出了包括 KAWS 在内的大批顶级艺术家,艺术家们以玩具为载体进行艺术创作。
2016 年泡泡玛特联合 Kenny 推出 MOLLY 第一代星座系列盲盒,预售上线 4 秒钟就被抢购一空。自此,中国的潮玩市场开始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潮流玩具的普及,潮玩品类也不断拓展,现在广义的潮玩已经包含了手办、雕像、BJD、棉花娃娃、卡牌、积木等等。
潮玩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
根据符号消费理论来看,潮玩消费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符号价值,产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实际功能,更在于它特定的情感和体验,消费者们借用符号消费来表达自己的身份、价值观、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因此,情感经济蔓延的当下,绝不能再以传统工业时代的眼光看待潮玩,潮玩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作为后信息社会和后匮乏社会的产物,潮玩产业能够获得快速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催化是密切相关的。首先,经济增长促进了新消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带来了人均消费力的提升和消费升级,2019 年,中国人均 GDP 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2022 年中国人均GDP达到 1.27 万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正在由 GDP 大国迈向消费大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升级趋势凸显。
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带来居民消费意愿的上升,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也有了更高要求,从而更愿意为设计独特的潮流玩具付费,推动了产业不断发展。随着中等收入阶层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对象中生活必需品占比也会下降,消费者对精神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的需求会上升,而潮玩产业恰好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精神消费需求和体验需求。从各省份人均GDP来看,中国许多省份人均 GDP 都突破了一万美元,而这些经济水平较发达地区也是潮玩产业聚集的地区。
其次,产业发展催生了新业态。经济学上的“人均一万美元”指标指当国家GDP突破一万美元时,文化创意产业往往会迎来大发展。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1913 年美国人均 GDP 达 1 万美元后随之而来的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丹麦1930年首次人均 GDP 超 1 万美元后,乐高诞生,1960 年代日本实现人均GDP 一万美元后出现了动漫产业的大繁荣。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9 年中国泛娱乐市场规模达 0.92 万亿元,2015-2019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4.8%;疫情期间泛娱乐产业整体受到较大影响,数据可比性不大,但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小,预计泛娱乐市场规模将有所上升,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85 万亿元,2019-2024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6%,预计 2025 年突破 2 万亿元。
泛娱乐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正是人们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改变的体现。泛娱乐市场包括数字娱乐(数字游戏、在线影视播放、直播等)、线下活动(电影、主题展会等)和实物商品(潮玩、书籍等)。
上一篇:快消品发展路径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