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鸥网】创业成功的三个条件:真正喜欢、掌握节奏、集中力量作战!
发布时间 2018-03-21 14:59 阅读 1359次

分享嘉宾:吴波,拉手网、焦点房产网创始人,美资影立驰公司CEO,美澳居创始人兼CEO。

本期干货整理:

1.根据自己兴趣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不是特别商业化地去找机会,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因素。你只有喜欢它,即使你做到很晚,第二天起来你也不会累;抗压能力就会变强,核心还是你要自己喜欢。

2.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过程中的节奏,节奏就是把握当时的市场环境是怎样的,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时机有一个好的把握,就跟小米雷总讲的风口,就是在风来的时候使劲,风没来的时候使劲,也不一定能起来,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3.其实“互联网+”的过程,怎样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怎样使传统地产行业人员融入到我们的互联网企业,挑战还是比较大,当前大趋势下,一定要互联网化,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就会被智能机器人、智能的技术代替,就会跟不上时代和潮流。

吴总参加“CEO说”的海报登上中关村创业大街大屏幕

美澳居 CEO说

问:吴总您好,非常感谢您牺牲假期时间来“CEO说”为大家分享创业心得。首先请您做个自我介绍吧!您可以详细讲讲个人的职业生涯。

吴波:感谢CEO说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创业和O2O方面的经历和体会,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些帮助。

我其实做互联网很多年了,1995年左右,我在美国做工程师的时候,刚刚有浏览器,我业余写互联网浏览器开始,从那以后开始接触互联网。最先先做了一个创业公司,后来在99年做了焦点房产榜。

后来,又做了拉手网,到现在做美澳居,2009年之后,基本上专注在O2O和电子商务这一领域,想办法用互联网的技术提高传统行业的效率,加快传统行业发展。

做到现在,在O2O领域快有5年了,对各方面有体会和认识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也感谢在O2O领域的小伙伴们交流和讨论,在这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新了。

问:谢谢吴总。您早年创办的影力驰成功借壳上市,接着创办的焦点房地产网又高价卖给了搜狐,可以说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您当年是如何找准市场需求的?

吴波:其实在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对市场有一个明显的先知先觉。主要还是自己的兴趣,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喜欢自己写软件;那时一款浏览器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挺好玩的,当时这个浏览器只能在Unix上运行,不能在windows上运行;我就想办法写了一个软件,帮我自己在家用Windows上网,这就是我最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一个点。

其实核心还是,在根据自己兴趣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不是特别商业化地去找机会,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因素。你只有喜欢它,你做到很晚,第二天起来你也不会累;抗压能力就会变强,核心还是你要自己喜欢。

尤其在早期,由于经验不多,如果一味寻找风口,其实是很难坚持下来。创业最关键是你认准一个方向然后你自己很喜欢,就一直做下去,除非你自己放弃,那么你不会失败;当时我也没看到那么多,就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就那么做了。

问:谢谢吴总。拉手网之后,您又创办了零售卖场“美加乐”,当时为什么想到做这样一个项目?如今美加乐运转情况如何?

吴波:在2006年开始介入O2O领域之后,离开拉手网之后,在想我做的下一个项目是什么,当时很凑巧,看了3个BBC的纪录片,比较巧,给了我一个启发。第一个纪录片讲时尚品牌,LV,GUCCI,讲他们的发展历史以及怎么到今天的。我一看,这些品牌都有300多年了;第二个纪录片是讲消费品牌,讲可口可乐,百事着些美国消费品牌,这些品牌也都150多年了;第三个纪录片讲的是高科技品牌,当时还有诺基亚,现在没了,当时分析了一下高科技品牌,要成为消费者品牌,要持续20多年都很难。

看完了这三个比较了之后,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决定我下次创业的时候,我要用O2O改变的,一定是一个传统的,包含有人文的行业;因为高科技行业变化太快,一个公司很难长期保持领先的状态。所以就想就做(传统的产品)。

正当这时候,我们原来拉手的同事离职了,他是产品部的,他对女装比较感兴趣,当时就和他配合,试图用O2O的方法把女装做得更好,这样就开始了美加乐。

说实话,做了这个市场以后,比想象的要难,到目前为止,所以我们现在还在探索。有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在今年年底会看到这些成果。我当时没有看得太明白其实女装也是一个变化比较快的市场,比较有挑战;但是我们还是有人在坚持做,希望后边会有一些成果出来,目前,还是在做的过程中。

问:作为一名连环创业者,回顾过去这几年,您认为自己做对了哪些事?又犯了哪些致命的错误?

吴波:我其实创业这么久,经过一些反复,自己又开始做了(创业),也总结了一些规律,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创业过程中的节奏,节奏就是把握当时的市场环境是怎样的。

因为一个小的公司,很难左右市场;如果你做的技术比较超前,你可能就需要积累,等市场更成熟的时候,再做更大投入和推广,而不要过早地市场投入太大,推了半天,市场也没起来。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时机有一个好的把握,就跟小米雷总讲的风口,就是在风来的时候使劲,风没来的时候使劲,也不一定能起来,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另外总结起来很重要的是,第一,你对这个东西一定要喜欢,第二是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跟你一起坚持做,由于大家都有共同目标和兴趣,这样在过程中你的坚持也不会那么痛苦,这样做起来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个人觉得我自己有很多性格上的缺陷,在很多时候,不善于与别人沟通,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沟通好,合作方等,互相的大家有一定误解,精力有很多分散,导致很多时候走不下去;随着我在创业方面经验的增长,一次次创业,我对这方面的体会越来越深。

总结来说,第一你要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你可以做下去;第二要掌握创业的的节奏,发力不要太早,当然也不要太晚,市场已经给别人占了,随着潮流,在“点儿”上乏力;

第三是善于跟合作伙伴和各方沟通协调,集中各方力量打歼灭战,这样你的机会就比较大。

问:互联网从业这么多年,您认为自己容易有哪些思维定势反而可能导致自己对未来产生错误的判断?您是如何避免这些思维定势的?

吴波:其实作为一个互联网的从业者,关键就是要与时俱进;我倒是一个比较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维的人,对很多新的事情我也会做深度地思考。比方说,做拉手的时候,当时我们的人马很多,150个城市,6500人,那时候我们更像是工业化时代服务机器,需要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等。在美澳居创业的时候,我深有感觉,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智能互联网化的时代。

所以这次我的做法是完全相反的,我们的人很少,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智能,利用深度学习智能,解决很多问题,提高效率,避免风险,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利润,虽然成立时间只有一年多,但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作为互联网公司创业者,能够认清当前市场大趋势,能够认清整个技术大趋势,从而想办法站在这个浪潮里是十分重要的。一定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传统企业,这样的CEO是比较难以成功的,即使你做电子业、互联网业,你一样会被市场淘汰掉的。

具体来说,我觉得应该多跟行业内部的人交流,尤其是北京当前的创业环境下,多去读书,多读文章,对我个人来说,Peter Thiel的《Zero to One》对我的影响很大,是我更加坚定了做从0到1的创新决心,这也使这次美澳居的创业可能更加轻松自如一些。

[ 吴波在《从0到1》读书会上做分享(右一) ]

问:从美加乐到美澳居,甚至您18年前创办的影力驰,您都是盯准国外市场,可否讲讲其中的缘由?

吴波:其实美澳居的过程中是这样一个思维方式,为什么做房产,是因为想用O2O改造传统行业,而最大的传统行业是房地产业,所以想用互联网的方法要解决房地产的主要问题。思考了大半年的时间,房地产的的问题是在房地产开发商身上。

所以我们想用O2O的方法来优化开发商,这一点是定了,那么为什么选择美澳呢,因为现在中国的市场是比较难做的,大的地产公司不一定能做好,所以我们选择了美澳这两个上升的市场,当然如果国内房地产市场重新回升的时候,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回来做。

当然其中还有另外一个缘由,现在美澳居这种方式在中国和美国都没有;因为我第一个创业公司是在硅谷;所以就希望美澳居也能做得在美国市场上做得比较成功,希望一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能成为一个世界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5年以上的理想。

补充一下,1997年做的影力驰,目标是做中国的消费类电子,在VCD里面嵌入式浏览器,当时主要市场反而是在中国。

问:您认为美国市场跟中国市场有哪些差别是你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中国公司国际化最容易犯哪些错?

吴波:美国市场比中国市场更加规范,在做的过程中,越发感觉到,美国的法制法规制定的更细;但是因为美国市场更加开放透明,所以利润没有那么高。但是相对比较规范,更有规律,这使得计算机化更加容易些。即使如此,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多坑,我们不断试错,使我们的学习速度更快一些。

另外,可能与个人工作背景相关,我在美国读完硕士之后,工作了五六年,我自己对美国的法制环境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做美国市场和澳洲市场比较容易一些,个人经历的原因。

就是一定要成为一个正向能量的公司,你不是完全去跟别人竞争,从别人的手里去抢活儿或者抢利润,或者把当地市场破坏掉,而是一个对环境十分有好的公司,来提高效率的一个公司。对你竞争的对手可能是影响。但除了他以外,请对其他的你说的环境都是一个很友好的。如果能够这方面做的更好的话,实际上你的公司会走的更加顺利。

实际上跟环境保护主义一样,你对当地的环境是一个友好的因素,那么你就容易成功。

问:您认为世界将进入“世界经济分享主义”时代,其中有一个公司的成功指数特别有意思,可否讲讲您是如何得出的?

吴波:今天我们已经度过了所谓的工业化时代,那个时代你买商品是为了功能。现在中国的社会已经过了这个阶段,消费追求的是一些个人价值的实现。一个公司要成功的话,必须要超越用户的期望值,如果你超过的越多,你更容易很快地成功。

由于传播很快,所以是一个指数关系,所以你如果超越,你就会很快起来;如果你低于预期,你就会很快灭亡;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狗才;你小于1的n次方,基本上是0,如果你大于1的n次方,你就会迅速起来。这正是社会传播速度和反馈速度加快造成的一个结果。

在这个公式里,还有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人的期望值是跟价格相关的,如果你暂时没法超越用户价值的时候,你可以用补贴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比如滴滴打车的发红包竞争,能在价格补贴的情况下使体验值比期望值要高。

T也很重要,表明你的产品和服务在随着时间的变化,比如两年前我们对手机的期望值跟现在不一样,如果用户期望值跟摩尔定律一样,对公司是一个超级考验,你怎样一次又一次地超越用户预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能做到与时俱进,那么你的公司就会不断成功;当然如果你期望用户的期望值就不会那么快地增长,对你的压力不要那么大,那么传统行业就是这样的。

分享经济里,社会里每个人的期望值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打专车的用户,去开会的期望值就是尽快去;不是很着急的用户就会看重价格;另外的用户可能看重专车要干净,其实每个族群的指标是不一样的。

怎样用深度学习和智能的方法充分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这是分享经济的是实质,这个领域,技术来讲UBER做得就很好,动态匹配不是以某个国际,某个区为单位,他们的动态匹配是以个性区域,个性路线为单位的。这样做得话,BAT大象就拆不到你这个蚂蚁,这是很多O2O创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点。

问:美澳居在去年还并购了“快地产”,可否讲讲此次收购的原因?以及并购后你们是如何整合的?“快地产”团队人员流失情况如何?

吴波:在合并快地产的时候,我们正在做O2O探索。我们想了解传统产业是怎么做的,我们想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和方式,还是决定专注在正在上升的美澳市场。

其实“互联网+”的过程,怎样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怎样使传统地产行业人员融入到我们的互联网企业,挑战还是比较大,当前大趋势下,一定要互联网化,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就会被智能机器人、智能的技术代替,就会跟不上时代和潮流。

问:因为中国网友普遍对海外缺乏了解,只有一小群人对投资海外房地产感兴趣,美澳居在用户规模方面打算如何突破?对未来营收而言,您觉得美澳居有哪些想象空间?

吴波:其实不完全这样,现在中国有8500万人拥有500万人民币的可管理配置资产;当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国际化资产配置的时候。英国、美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美澳居总体上感觉还是比较顺利的。

由于地产是一个相对重资产的产品,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只要我们稍微服务一部分用户,目标也已经比较可观了。光在土地上盖上房子这样项目估值的话,我们可能达到20亿的规模,明年可能突破100亿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我们只要以千为单位的的用户级别就可以达到。所以这个市场的想象空间巨大。把需求和供给合理配备。

创业者提问:您觉得近年来的股权众筹是不是一个机会?

股权众筹是一个很伟大的发明。有两个翅膀在创业后面几年中很重要,一个是重度垂直、高度个性化的深度学习的技术,就是用计算机做智能的东西。另外一个就是公司一定要插上金融,就是股权众筹的翅膀。所谓股权众筹这样你就是在卖自己的未来,如果别人已经在卖自己的未来,而你还在卖自己的产品,那你是输于竞争对手一步的。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些工具一定要使用的。

创业者提问:美澳居线下的那个O和传统做海外投资中介服务有什么不同?

美澳居与别人不同的是线下O比较复杂,包括建筑设计师、建造商还有卖房子的中介,这和简单的买卖房子不一样,我们实际上是开发商,买地盖房子再卖出去,卖的是本地市场,不一定是卖给中国市场,我们中国客户实际上是开发商的老板、投资人。我们是一起开发项目一起挣钱的。

(以上内容整理自嘉宾在“CEO说”微信群分享,文字、语音版权归属:CEO说、美澳居。整理人:李小霞。报名走进易宝支付活动,请关注微信公号回复数字:1 ,了解“CEO说”更多内容,请添加微信公号:CEOshuo )

数字屏障护江河安澜[原文链接]
AI技术之光照进“无人家务”梦想[原文链接]
技术不断突破 量子计算加快商业化落地[原文链接]
以大模型系统化创新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向实[原文链接]
网络零售大有潜力可挖 [原文链接]
每周精选查看更多 >
王阳明思想与草根创业者
王阳明思想与草根创业者
这种思维模式能让创业者在资源约束下,将“匮乏”转化为“专注优势”,用认知升维突破物理局限。王阳明思想的真正力量,在于教会创业者:最大的资源不在银行账户,而在心智模式的升级。... [详细]
美国副总统《乡下人的悲歌》: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欺欺人
美国副总统《乡下人的悲歌》: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欺欺人
《乡下人的悲歌》是J.D.万斯通过个人成长经历对当代美国工人阶级白人群体困境的深刻反思。这部作品的核心并非仅仅讲述一个“逆袭”故事,而是以自传为框架,剖析一个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文化断裂、经济衰败与精神迷... [详细]
希鸥网观点:创业公司团队如何管理更有效率?
希鸥网观点:创业公司团队如何管理更有效率?
当团队中出现冲突或挑战时,积极介入并提供协助和支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详细]
想升职加薪?拿着超4亿年薪的CEO给了20条建议
想升职加薪?拿着超4亿年薪的CEO给了20条建议
我们熟知的“迪士尼”,全称是华特迪士尼公司(英文简称:DISNEY),作为一家市值超过2万亿人民币(3103亿美金)的大型企业,迪士尼最为国人所熟悉的是其位于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和电影屏幕上的公主系列大电影,但这些只是迪士尼公司的一... [详细]
如果最近你创业不顺,不妨读一读段永平这100句话
如果最近你创业不顺,不妨读一读段永平这100句话
上市后,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京东,在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四。因此,其“80后”CEO黄峥也被人们戏称为“杭州80后新首富”、“抛弃你的同龄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