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管理,不想创业,专业人士怎么才能更牛?
发布时间 2018-09-19 09:47 人神共奋 阅读 779次

1

最近的文章里,我总是讲到职场未来趋势是从“专业化技能”向“多元化技能”发展,专业人士不能陷入“专业化的陷阱”。

很多人明显不同意,特别是那些不想做管理人员、不想创业、甚至不喜欢带新人,就想安安静静地搞自己的“专业”的人而言,难道职场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别的选择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专业人士提供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之所以被称之为“专业人士”,通常这类职位都有“专业壁垒”。比如说,广告公司里的各种设计师和美术指导,就比文案、策划和客户经理的“专业壁垒”更强,大学专业要求对口,入职前学习的时间更长,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业的高级人才往往都有美术功底,而这又是“童子功”。

像医生要学六七年,临床三五年才能出师,当然“专业壁垒”的程度强,你让你住院,你敢不听吗?

不想做管理,不想创业,专业人士怎么才能更牛?

同样是中介,房地产中介几乎不需要学习,只要把电脑里的资料拷出来,就什么都没了,这种“专业壁垒”的程度就很低;二手车中介至少两三年看车的功夫,“专业壁垒”的程度就高得多。

当然,“专业壁垒”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它只是价值的“护城河”,所以,按照“专业壁垒”的保护方式不同,专业人士的努力方向就分成了两种。

2、

以我认识的两位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为例。

Peter是一个动效设计师,一般设计师在客户面前都比较安静,他不一样,喜欢主动跟客户聊天,每次提案前都要向客户介绍一些国外很炫酷很牛逼很有意思的作品。

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他相当有追求,总是希望能说服客户,做些不一样的东西。

Peter认为客户之所以不愿花钱尝试一些新鲜东西,只是因为他们平时看到的好东西太少,他希望让客户知道,广告不只是“恒源祥羊羊羊”。

当然,有些客户能被说服,有些则不会,遇到后一种客户,Peter立刻翻脸不认人,不愿意在他们身上浪费一秒钟,工作则全部丢给助理。

相反,另一位设计师Evan就是你最常见到的那种只喜欢用作品跟客户沟通的设计师。他永远在听客户的想法,努力实现客户的要求。当然,在客户没方向的情况下,他也会像Peter那样引导客户走创新的方向。

偶尔也会有客户提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一类莫名其妙的要求,他也不生气,在他看来,你给预算给时间,合适就干,不合适就拉倒。你有权提出任何要求,我也有责任给你专业的判断,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至于工作结果怎样,I don't care。

Peter和Evan代表了专业人士的两种工作方向,一个要的是产品价值链上的最终结果,他们总是想引入最新最具价值的方向,一个只在乎本环节的中间成果,包括产品上的精准、专业上的精致、业务上的精确,

前者职业发展的动力感来自产业链上的地位,后者则来自公司内部的评价。

就像凯文·凯利评价乔布斯和贝佐斯的不同:

假如你对贝佐斯说,我是亚马逊的用户,他会问:“我们怎么还能做得更好?”“我们做得足够好吗?”“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他是真正把注意力放在顾客身上,并且希望一切都能顺利解决的人。

苹果做的是相反的工作,史蒂夫乔布斯不会为顾客考虑,只为艺术工作。如果你喜欢苹果的产品,你买就好了。如果不喜欢,你就去做点儿别的事吧。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方向的不同呢?

不想做管理,不想创业,专业人士怎么才能更牛?

3、

萧伯纳曾吐槽说:“任何专业看上去都像是针对外行的阴谋。”

这句话一向被用来讽刺专业人士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利的行为,比如那些曾经坑过你的装修师傅。

但仔细想想,这句话还真没错,专业的价值就是来自信息经济学发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我二十年前加入广告业时,这个行业刚刚在中国大陆兴起,公司代理一家外资汽车厂商,三个品牌每月广告服务费高达上百万,工作内容仅仅包括:一个月开几次创意会、出几套平面稿,一年两次大策略,两条TVC。

你问为什么这么贵,因为整个公司从总经理、总监到资深指导这一级,全部是从新加坡、香港、台湾过来的团队,能不贵吗?

这些人很厉害吗?我觉得现在任何一个同级别的广告人都不亚于他们的水平。

那为什么一定要请这些人呢?因为当时中国几乎没有了解国际广告4A广告服务流程的人。而这些外资品牌要保持品牌推广的专业度,就必须请这些人;还有一些本土品牌想要学习国际品牌的运作,一开始也都得花大价钱交学费。

我懂你不懂,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所谓“专业壁垒”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专业人士就靠“信息不对称”混饭吃。当然,吃饭的“姿势”分两种:

一种是消除“信息不对称”。

房地产中介把房源信息告诉你,就消除了一个“不对称”的信息;二手车中介告诉你的一个二手车的瑕疵,就帮你省了一笔钱。

这就是Evan的工作价值,他不停地想办法把专业的解决方案,变成大部分客户都能理解接受的广告成果,实际上是在降低这笔业务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以此将自己的专业价值变现。

但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有一个问题,消除“信息不对称”过程,就是“专业壁垒”变平的过程,专业价值也必将随之贬值——俗话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以广告业为例,随着国内的广告人开始升到总监,纷纷自己跳出来“开店”;也随着本土品牌付了几年昂贵的学费,把4A这一套全都学到手后,广告服务月费也开始从百万下降到几十万,到现在几万。

不想做管理,不想创业,专业人士怎么才能更牛?

怎么办呢?专业人士当然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第二种“吃饭的姿势”——寻找、制造新的“信息不对称”。

这种专业人士的专业价值并不是去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障碍。

一个好医生的价值在于治病,而不是让你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一个信誉很好的二手车中介,只要定一个价就行了,根本不用告诉你这车有什么问题,说了你也不懂。

Peter不停地寻找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因为越新越少人知道的东西,“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强,价值也更大,同样的工作量,值更多的钱。

回头看前面两种专业方向,“Peter们”的方向是不断寻找新的“信息不对称”,服务于少数求新求变的需求,拓宽专业壁垒,将这个专业的价值向更深的方向挖掘;

而“Evan们”的方向是不断消除现在的“信息不对称”,用“Peter们”开创的方案去解决更大众的需求,将这个专业的价值向更广的空间拓展。

但他们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客户,而是另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

不想做管理,不想创业,专业人士怎么才能更牛?

4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AI选二手车”的技术。这个算法平台将一辆二手车的价格拆解成2000多项指标,二手车中介只需要按照程序要求,拍摄车的各个部位的照片,上传到平台服务器,就可以通过积累的大数据,估算二手车的价格。

最初,这个系统评估出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给出的定价常常卖不掉只能降价,一年亏了3000万。但随着数据的积累,算法定价的准确率提高到了70%,超过优秀评估师60%的准确度。

不想做管理,不想创业,专业人士怎么才能更牛?

再加上速度快、海量评估的优势,“二手车中介”这个有一定专业壁垒的职业,恐怕最终将消失。

我在《未来的职场新人不但没工资,还要倒贴公司培训费》中也讲过阿里巴巴的AI设计师的例子。

日剧《黑色止血钳》里讲了一个更残酷的故事:一种新的医疗器械的发明,可以让一个外科医生几十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事实上,大部分专业的价值在大的时间趋势上,都在不停地贬值,人类历史上消失的职业恐怕比现存的职业多得多。

Peter后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业内知名的“创意热店”,虽然公司不怎么赚钱,但每年都有业内称道的作品;

Evan一直坚持在这家公司,他和公司高层们一起努力,寻找更高利润的创意方向和更高效率的工作方法,来挽救不停下降的专业收费标准。

其实从来就没有两种专业人士,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和这个行业“信息不对称”消失的速度赛跑,抢在“专业壁垒”消失之前,找到下一个“专业壁垒”。

“你必须不停地跑,才能停留在原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本文为“职场经济学”系列之十)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资本密集加持 无人车物流赛道火热[原文链接]
抢占“智高点” “人工智能+”应用持续落地[原文链接]
AI伙伴助残疾人开启生活新方式 [原文链接]
推进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 2025浦江创新论坛即将召开[原文链接]
聚焦人工智能 共促数贸发展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举办[原文链接]
每周精选查看更多 >
王阳明思想与草根创业者
王阳明思想与草根创业者
这种思维模式能让创业者在资源约束下,将“匮乏”转化为“专注优势”,用认知升维突破物理局限。王阳明思想的真正力量,在于教会创业者:最大的资源不在银行账户,而在心智模式的升级。... [详细]
美国副总统《乡下人的悲歌》: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欺欺人
美国副总统《乡下人的悲歌》: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欺欺人
《乡下人的悲歌》是J.D.万斯通过个人成长经历对当代美国工人阶级白人群体困境的深刻反思。这部作品的核心并非仅仅讲述一个“逆袭”故事,而是以自传为框架,剖析一个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文化断裂、经济衰败与精神迷... [详细]
希鸥网观点:创业公司团队如何管理更有效率?
希鸥网观点:创业公司团队如何管理更有效率?
当团队中出现冲突或挑战时,积极介入并提供协助和支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持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详细]
想升职加薪?拿着超4亿年薪的CEO给了20条建议
想升职加薪?拿着超4亿年薪的CEO给了20条建议
我们熟知的“迪士尼”,全称是华特迪士尼公司(英文简称:DISNEY),作为一家市值超过2万亿人民币(3103亿美金)的大型企业,迪士尼最为国人所熟悉的是其位于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和电影屏幕上的公主系列大电影,但这些只是迪士尼公司的一... [详细]
如果最近你创业不顺,不妨读一读段永平这100句话
如果最近你创业不顺,不妨读一读段永平这100句话
上市后,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京东,在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排名第四。因此,其“80后”CEO黄峥也被人们戏称为“杭州80后新首富”、“抛弃你的同龄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