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与捷克科研团队借助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V-QKD)技术,实现量子信号与经典数据共纤传输距离达 120 公里,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这一突破不仅刷新了量子与经典信号共纤传输的距离纪录,更破解了长期制约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难题 —— 此前量子通信与现有光纤网络融合时,经典信道噪声会严重限制传输距离,且传统滤波、波长分配等解决方案会增加系统复杂度,而新研究通过激活 CV-QKD 系统 “内置滤波” 功能,无需改造现有光纤网络即可实现稳定传输,为量子通信 “即插即用” 商业化奠定关键基础。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此次技术突破为量子通信商业化按下 “加速键”。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凭借 “窃听即被察觉” 的量子力学特性,是未来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方向,但长期受限于与现有光纤网络的兼容性和改造成本,难以大规模落地。如今 CV-QKD 技术实现 120 公里共纤传输,不仅降低了运营商现网升级难度,更让金融、政务、物联网等对保密通信需求强烈的领域看到应用希望 —— 银行转账、政务数据传输可借助该技术提升安全等级,5G 基站与物联网设备也能通过小型化量子模块强化数据防护,为产业链上下游开辟出多元市场空间。
对于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而言,这一成果印证了 “技术痛点即机遇窗口” 的发展规律。此前量子通信领域因设备改造费用高、系统集成复杂,让不少中小型创新团队望而却步,而新方案通过优化技术路径降低了创业与应用门槛,预计将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投入量子通信细分赛道,尤其在 “量子 + 现有网络融合”“场景化量子加密设备” 等方向,可能涌现一批聚焦实际需求的创新项目。后续随着纠错技术改进,传输距离与密钥生成效率还将进一步提升,量子通信有望从实验室更快走向商业化落地,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