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再度挥舞,引发全球市场震荡。美东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这一措施将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130%或更高。同时,特朗普还宣布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并声称若中国提前采取进一步行动,美国相关措施可能提前生效。
一、什么原因又让特朗普失常?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我们看看表面理由与深层动机。
不少美国媒体试图将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的直接诱因与根本缘由归结为,中国对境外稀土物项、稀土技术等实施出口管制。然而,事实的真相是,中国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绝不构成一项“原因”,而是中国针对美国长期以来推行的技术出口管制体系所做出的有力回应。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在前,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在后,逻辑关系不能倒置。由此可见,特朗普此次加征关税之举,本质上是对中国实施类似科技限制措施的一种报复性行为。
剥开表面原因,实质是大国科技竞争的本质
更深层次看,这场冲突源于美国霸权根基的动摇。中国推动铁矿石以人民币计价,俄罗斯对华石油结算改用人民币,这些举措直接冲击美元霸权的核心利益。美国试图通过单边主义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但中国以精准反制和多边合作的策略,为全球提供了一个维护多边主义的范本。
二、关税博弈的后续走势如何?
1、落地面临的制约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虽然声势浩大,但真正落地面临多重现实制约。历史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关税战中,92.4%的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每个美国家庭年开支增加1300美元。如果此次加征100%关税,通胀压力将急剧上升,必然引发民众强烈反弹。法律和盟友方面也存在阻力。2025年7月,美国联邦法院曾裁定特朗普关税政策越权。而欧盟、日本等已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不愿卷入新的贸易战。
2、中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新一轮施压,中国的应对策略包括精准反制和制度升级。在反制措施上,中国延续“对等原则”,快速响应既维护权益又避免过度升级。中国宣布对停泊在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就属于“后发制人”,反制美方对中资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更深层次的应对是优化贸易结构,降低对美出口依赖度。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分散了市场风险。同时,中国持续扩大内需市场,使中国升级为“内需+多元出口”的双轮驱动模式。
三、从历史视角看现实博弈
1、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回顾历史,关税战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蓝庆新教授在新著《关税博弈》中指出,从17世纪欧洲列强用关税保护本国手工业,到今天各国用关税互相制衡,关税早已不是简单的财政收入工具,而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棋子。
2、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历史上关税战的教训颇为深刻。1930年美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2万多种商品税率涨到59%,结果引发全球50多个国家报复性加税,直接把大萧条“火上浇油”。书中评论:“这就像邻居吵架摔碗,最后整个小区都没碗吃饭了。”
3、对华贸易战的演进
2025年以来,中美关税战经历了多次升级与缓和。4月2日,美国对华实施34%“对等关税”,中国随即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34%。4月8日,美方提高所谓“对等关税”至84%,中方次日同步提升至84%。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取消91%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然而,这一休战共识如今被特朗普完全推翻。
四、相关利益者生存指南
1看穿看透透贸易战的迷雾
在关税战云密布之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蓝庆新教授与其团队推出的《关税博弈》一书,为理解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提供了宝贵的指南。这本书从“过路费”到“国家武器”的角度,全面解析了关税如何从古代城墙的“入城费”演变为现代国家的“经济核按钮”。
2、企业应对关税战的生存智慧
面对关税战,企业需要掌握特殊的生存策略。《关税博弈》揭示了企业界的“避税奇招”:有的公司把产品零件运到越南组装,贴上“越南制造”标签规避关税;有的企业利用WTO规则漏洞,在关税生效前突击发货。这些在法律框架内的“擦边球”,被系统总结为“破阵五法”,成为企业穿越关税迷雾的指南针。
3、普通人的生存兵法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书还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实用的生存指南。在投资方面,书中建议普通人配置黄金、农产品基金等“关税对冲资产”;消费时要学会“错峰海淘”,避开关税调整窗口期;择业则要瞄准“关税避风港行业”,比如跨境电商、本土替代产业。
(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蓝庆新教授 杨鹏辉 田庚)
五、关税博弈的未来预测
特朗普挑起新一轮关税战,短期内必然加剧全球贸易动荡。美股与中概股的暴跌已经反映了贸易战的双输本质。但纵观历史长河,这种单边保护主义措施终将让位于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国的精准反制和多边合作策略,不仅维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多边主义提供了中国方案。正如《关税博弈》所指出的:“所有贸易战开始时都自称‘必胜’,结束时都发现‘共输’。”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读懂规则才能活得更明白——而这或许正是《关税博弈》在我们这个不确定时代的最大价值。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凶猛,但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时代,这种单边主义措施更像是一把双刃剑。粤开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6月美国对华实际平均关税税率已达37.4%。若再加征100%关税,不仅将重塑中美贸易格局,更可能加速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与分裂。中国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从单纯追求贸易平衡转向构建更加平衡、可持续的全球经贸体系。关于这场博弈的最终结局,回归互利共赢的理性轨道才是唯一出路。
作者简介:
杨鹏辉,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在SSCI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成果,参与编写多部书籍。
田庚: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成果,参与编写多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