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创业导师、希鸥网创始人、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董事李志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品牌形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8:56
希鸥网
阅读 2929次
分享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深化,品牌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正经历着重大转变。具备强大竞争力的品牌已成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标志,强化品牌建设成为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2024年的一次考察中,总书记再次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近年来,中国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对供需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它们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品牌推广等手段,逐步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起鲜明的中国品牌形象。
政策引领,顶层设计助力品牌建设
中国政府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自2016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品牌建设,促进供需结构升级。这些政策涵盖了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供给结构升级工程、需求结构升级工程等多个方面,并提出了设立“中国品牌日”等具体举措。
进入2023年,国务院在《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品牌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提出到2025年,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机制将更加健全,社会将形成争创品牌、信赖品牌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大批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中国品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连续多年发文推进工业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重点任务,实施“三品”战略,鼓励企业增加产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创建知名品牌。同时,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产金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的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典型案例频现,品牌建设成果显著
在政策引领下,中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典型实践案例不断涌现。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多个领域,中小企业典型案例占比过半。
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中国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例如,某环保材料公司通过制定中长期品牌发展战略,明确品牌定位,塑造独特品牌形象,并通过差异化包装和品牌推广等方式,成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一些老字号品牌也通过创新举措重塑品牌形象,焕发新生。如鸵鸟墨水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多方面的创新,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扩大了市场份额,重塑了品牌形象。
品牌国际化步伐加速,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品牌国际化是中国企业突破市场边界、优化资源配置、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制定了国际化战略,构建了完整的国际化发展体系,加快品牌国际化步伐。
以某电气股份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品牌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规划整体思路和实施步骤,建立国际化组织架构,实施品牌推广和技术创新等措施,形成了一套闭环、完整的国际化发展体系。这些实践有效提升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价值,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营收增长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未来展望:中国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光芒
展望未来,中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前景广阔。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品牌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质量与创新将成为品牌发展的双引擎。同时,品牌国际化将助力中小企业加快“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中国品牌必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通过品牌建设,展现中国制造的魅力和实力,为世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业生态。作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卓越品牌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品牌国际化战略走向全球市场。通过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品牌必将在全球商业舞台上展现更加夺目的光彩,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