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至11日,首届博鳌医疗健康产业全球合作大会(海思会)在海南博鳌成功举办。这场为期一天半的盛会以"政策解码、技术转化、生态重构、价值延伸"为核心逻辑,提出"稀缺性价值供给"的行业会议新标准,聚焦"创新药械-社会办医-创新支付"三大板块的融合,旨在为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可复制的"博鳌方案",推动系统性变革与全新发展范式。
在政策密集落地的背景下,海思会首日的主旨论坛成为"政策解码实验室"。海南省卫健委、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及医疗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登台演讲,以特许药械使用量同比增长45%、患者用药等待周期从27个月压缩至6个月等数据,展示政策落地的"路线图"。
乐城医疗药品监管局局长范斌着重分享"1+X+N"专病医学中心模式:通过共享平台医院、独立运营的专病中心和全球技术团队,构建轻资产、高灵活性的专科运营体系。例如,瑞金医院海南医院依托乐城政策优势,联合国际专家打造肿瘤精准医学中心,实现从"患者等药"到"药等患者"的转变。该模式吸引华西医院、齐鲁医院等机构以"科室共建"形式入驻,共享特许药械目录和国际合作网络,快速形成特色专科能力。在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与进口药械零关税政策叠加下,"1+X+N"模式缩短专科建设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有望破解社会办医"重资产投入、长回报周期"的痛点,并为全国医疗供给侧改革提供"乐城经验"。
面对行业技术转化率不足5%的困境,海思会通过"场景验证"模式重构创新链路。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2025年度特许药械工作会环节,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深度融合,形成"政策-产业-临床"三位一体的转化生态。依托"国九条"特许政策,乐城成为全球创新医疗技术进入中国的"首站"和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跳板"。
2024年,乐城特许药械使用量达476种,同比增长45%,惠及超11万人次,创造多个"中国首次"。例如,美敦力心血管介入机器人、波士顿科学新一代前列腺热蒸汽消融设备等全球前沿器械在乐城完成中国首例临床应用;复星凯特的CAR-T细胞治疗中心在乐城落地后,通过特许政策快速完成首例患者治疗。乐城先行区接待国际医疗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跨境医疗消费回流规模突破20亿元,成为全球医疗创新要素交汇枢纽。正如大会秘书长陈林海所言,这一模式若全国复制推广,或将重塑全球医疗创新版图。
海思会还在议程设计中推动价值外溢,将商业逻辑转向社会责任实践。首届企业家健康管理国际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医疗健康产业从"治疗疾病"向"健康管理"的战略性转变。论坛以"聚焦企业家健康,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针对企业家群体的亚健康问题,发起亚洲企业家健康工程,独创"3+X"服务模式,搭建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参会嘉宾、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董事李志磊认为,《企业家健康管理博鳌倡议》的发布,体现医疗健康产业的终极价值在于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广泛人群。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方明指出:"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奋斗者的基本权利"。从"个体关怀"到"群体赋能"的跃迁,彰显海思会助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回归初心、彰显社会价值。
在全球医药健康产业面临"资本寒冬"、"政策收紧"、"技术转化难"三重压力下,沙利文《2024全球医疗会议经济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线下会议参与率同比下降18%,但头部会议的技术交易促成率逆势增长27%。这表明行业对高质量会议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价值锚点发生迁移。
以2025年博鳌医疗健康产业全球合作大会为代表的特色会议,正在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提供"破局样本"。当政策红利转化为临床价值,国际资源对接本土需求,商业创新回归健康本质,海思会正全力助力重塑中国医疗创新的话语权,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